孩子哭闹,哄法要变通

12-09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优秀的教育笔记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孩子哭闹,哄法要变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开学第一个星期,我和孩子们都是在一片哭闹中度过的。有些小朋友原本情绪不错,但身旁有小朋友哭闹受到感染也产生哭闹情绪。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后,大部分幼儿都能进入正常的生活学习环节,但是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要哭,焦虑不安,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苗苗小朋友从小就跟在外婆的身边,一直都是外婆照顾他的。因此在幼儿园中最常听到他讲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外婆。”刚开始我们都会对他劝说着:“只要你不哭,外婆马上就会来的。”但是他就是听不进去,我们都拿她没办法。安抚其他孩子的方法,在她的身上不起作用。看着苗苗每天哭,我们心里都又难受又着急,怕她哭坏了身体。有一次我正在上课,苗苗小朋友又哭着对我说:“我要找外婆。”我说:“你不哭,外婆四点钟就会来接你了”“好!”没想到他很快就答应了,而且答应之后就不哭了,还跑到别的小朋友面前跟他们说:“我不哭了,你们也不要哭了,外婆四点接会来接的。”后来每次他哭着要找外婆的时候,我都会这样哄他。比如吃饭时她哭了,我就会说:“苗苗乖,不哭了。等我们吃完饭睡好觉,到四点外婆就来了!”她会很快不哭了并且把饭吃完;在上课时他哭了,我就说:“等我们学完本领外婆就来了!”她也会马上不哭了。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需要哄的,哄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也许老师偶尔的一句无心话就可以让孩子安定情绪,停止哭闹,尽管我是老教师,很多方面还是需要多学习,不断摸索和积累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应对幼儿入园哭闹 家长心要硬手要软


幼儿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应对方法:心要硬手要软。(只针对刚入园的宝宝,如果是上过很长时间突然哭闹拒绝去幼儿园的,要仔细查找原因)

宝宝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是哭着上学去,哭着放学来,还隔三差五的生场小病。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吧,家长们既不放心又心疼;请两天假吧,又怕助长了宝宝的厌学情绪。幼教专家表示,在宝宝入园的哭闹期家长要软硬兼施,既要狠下心来坚持接送,帮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又要悉心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健康,防止孩子因情绪低落而生病。

“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所有的孩子都有哭闹现象。”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和玩具都是陌生的,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在跟前,自己不再是被关注、呵护的焦点。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让宝宝手足无措,哭闹成为唯一的发泄出口。

“孩子哭着入园,放学的时候还是眼泪汪汪的,会不会在幼儿园哭了一整天?”面对家长们的疑问,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哭闹是间歇性的。一般,宝宝在刚入园时哭一会儿;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吃饭、上厕所时,他会因为能力不足或想妈妈而委屈地哭,放学时见到妈妈再哭一下表达自己的不满。孙萌表示,大部分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持续一个月,有的孩子一开始哭得凶,随着时间推延会逐渐适应;有的孩子一入园很适应,过两天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哭闹。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往往是那些不能坚持每天入园的孩子,“越是不能坚持入园,孩子就适应得越慢,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哭闹期甚至超过1年。”孙萌说。

如何帮孩子度过哭闹期呢?虽然每个孩子都会哭闹,但具体的原因还是因人而异的,家长最好能对症下药。

恐惧幼儿园

平常家长言谈中,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幼儿园的负面信息,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孩子自然恐惧上幼儿园。家长要多从积极方面表述幼儿园生活,如在幼儿园可以学本领,交朋友等。

分离焦虑

全职妈妈或祖辈带大的孩子依赖性强,一旦入园分离焦虑也表现得比较严重。父母要加强孩子的自理、自立训练,同时要遵守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答应了孩子4点半去接他,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言而无信,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试探家长的底线

幼儿园没有家里舒服,得到的关注与照顾没有家里多。有的孩子就用哭闹、甚至谎称肚子痛等理由来试探家长的底线,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对这类型宝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持送他去幼儿园,否则他不去幼儿园的借口会越来越多、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

宝贝平常很少生病,为啥一入园就隔三差五的小病不断呢?很多家长甚至因此怀疑幼儿园的卫生和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幼儿情绪的波动是新生生病的主要原因。”孙萌老师解释说,孩子入院前,生活起居都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病原体比较少,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接触的小朋友多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个孩子生病,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此外,孩子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对他生理是一种挑战,而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也会引发生理的失调,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体质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孩子一旦生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最好在家静养。同时,家长要每天和孩子一块儿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有趣的事,保持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感。孩子痊愈后及时送孩子回幼儿园,否则入园不规律,会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和疾病易感期。因此,入园初期,家长要悉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帮孩子度过这段疾病易感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多喝水

秋季干燥,人体本身缺水,宝贝在适应期又常哭泣,很容易消耗太多水分。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宝贝补水,多吃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营养

如果孩子入园后食欲不振,家长可做些蛋白质丰富好吸收的食物。在刚入园那段时间,不要强求孩子吃得跟以前一样多,也别随便给孩子加餐,否则积住食,反而容易生病。

帮宝贝放松心情

家长多给孩子爱抚和肌肤之亲,这样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重建。睡觉时,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让他听着故事入睡。

回家先消毒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最好把外衣外裤都换掉,勤洗手洗脸,减少感染几率。如果得知周围有孩子生病,可以给孩子喝点板蓝根或是吃点大蒜加以预防。

增加户外运动

平常多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晒太阳,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减少生病的几率。

哄孩子也有一招


九月,是小班宝宝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过渡时期;九月,幼儿园里总能听到小班宝宝强烈的哭闹、嘶喊声;九月,我的耳朵“备受煎熬”,嗓子“干燥嘶哑”,手脚“酸痛”,这全是宝贝们的杰作,甚至在睡梦中还能听到某个宝宝的哭喊声而被惊醒,这群宝贝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入园第一周,我和孩子们是在门窗紧闭,一片哭闹中度过的。有些小朋友原本情绪不错,但身旁有小朋友哭闹就受到感染也跟着哭了,总之哄完了这个那个就开始哭了,一天到晚总变着法儿让孩子们暂时忘记爸爸妈妈,忘记哭,去喜欢老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静静是哭得最凶的一个,她闭着眼睛就是哭,什么也听不进去,不吃饭,不睡觉,从早哭到晚,滴水未进,我们几个老师都急得要死,使出三十六计、七十二变,磨干了嘴皮子,仍不见任何效用。与静静的妈妈也做了沟通,她也非常无奈,说静静小的时候戒奶就戒了好几次,一直戒不掉,也像这样可以一星期不吃不喝,哎!心想,静静还不是你给惯出来的。对于静静,我们都认为她至少得哭上一个月。不过还是和她妈妈商量了很多办法来安抚静静。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我从静静的爸爸妈妈手中接过孩子的,早晨是最艰难的一丈,静静会使出全身力量哭闹,甚至打人,在她的几次“千手观音”下,我终于得到了静静的第一句话:“打电话,叫妈妈来接。”我马上接道:“好的,静静不哭了,老师就打电话,好吗?”到了午睡时间,孩子们都睡着了,静静又开始哭:“妈妈呢?我要到外面去等妈妈。”“静静睡好觉,妈妈就来了。”我哄她上了床,等了一会之后,她又开始叫喊:“妈妈,我想妈妈了,妈妈怎么还不来?”静静就这样一直盼着妈妈来,可总是等不到妈妈。放学的时候,我对静静妈妈说:“你要对孩子们讲实话,哄她但不是骗她,妈妈不是马上就来的,要在宝宝上完课,吃晚饭,睡好觉,吃好点心,到了四点,妈妈才来接她。”第二天,静静明显好了很多,她吃饭的时候对我说:“陈老师,妈妈说我要吃好饭,睡好觉,到四点她就来接我。”我说是的,静静真乖,老师喜欢你!她听了很开心地笑了。虽然刚开始几天,她偶尔仍有哭闹,但一天天在进步,就这样东磨西磨,陪着静静过完了两个星期的幼儿园生活,她似乎有点喜欢我了,我一个眼神她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静静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她比我们预期的要适应得更快,现在静静早上来可以爽快地和妈妈说再见,开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认真上课、吃饭,玩游戏,是个很棒的宝宝了!

对于哭闹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他们对爸爸妈妈太过依赖,不喜欢过集体生活。我们就应该细心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适时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也并不是盲目地任他所为,必须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其实家教也一样,我们需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做到家园一致,哄孩子并不是骗孩子,要对孩子说清楚应该怎么做,对时间他们没有概念,但对事情他们总是知道的,他们会在一件件事情中等待放学爸爸妈妈来接自己时的欢乐。他们就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相信,只要我们摸索出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

如何对待孩子哭闹问题


学前期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便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就会出现发脾气、哭闹的现象。这时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便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发脾气时,只管干自己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这是最见效的方法。气头上的孩子,大人的说理、搂抱都不会太奏效。只要沉住气,就是不理孩子。孩子在最终放弃这个行为之前会加倍的哭闹,要坚持住。也可以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你不哭了咱们再一起玩。”不要多说。如果孩子哭闹的更厉害也不必介意。必要时把这话重复一次。孩子不再发脾气时,若无其事地欢迎孩子回来就行了:“过来吧,我们一起去玩。”不要说:“你刚才哭真是太不懂事了,”一类话。

当孩子不发脾气时必须表扬他,但要注意说话方式。可以说:“你能安安静静地看画画,我很高兴,你真听话。”不要说:“你没有发脾气,真是好孩子!”不要强调“发脾气”这个词。

孩子发脾气时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他心情不好。为此应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获得你的注意和表达他的沮丧情绪。示范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你碰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不要冷落孩子,孩子表现时,更要关注他,给以表扬。这样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孩子便不会再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而是会自己想办法,不仅解决了孩子爱哭闹的问题,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性,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将更加优秀。

教育随笔: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1、真诚的理解倾听孩子的哭诉,表示老师非常了解宝宝想回家的想法。让宝宝相信老师会帮助他,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依赖感。

2、积极的暗示用小鸡小鸭们上幼儿园互相快乐问好的故事,暗示孩子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模式。

3、哭闹的安抚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4、需求的满足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5、温暖的触摸老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摩孩子的脸、手、头发等,通过肢体的接触让孩子感觉老师的善意,从而接受老师的关心。还有让孩子带一张照片,大家的照片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全家福”;允许孩子里带一样安慰物品来园,比如毛绒玩具等…方法太多了。

6、亲切的态度教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别强求,还要经常抱抱、亲亲他们,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

7、用心的关爱孩子吃饭时要多鼓励,不会自理的幼儿老师可以喂他,让幼儿感知老师对他的关爱。

8、热心的帮忙幼儿口渴了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我们应该说:“没关系,老师帮你洗洗,给你换下来”。让幼儿切身的感知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9、亲切的迎接教师以和蔼的态度和笑脸迎接孩子,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抱在怀里亲亲等,都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10、适时的夸奖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夸夸孩子。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声音真响亮”,“自己走着进来,真棒”等,这些都会让幼儿感觉到老师亲切、慈爱、喜欢他,不安全感就会消除许多,心情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11、及时的表扬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对入园不哭不闹的孩子说:“真是好样的,并奖励给他一个小五星”;对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并竖起大拇指……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小朋友接纳他。

12、紧凑的活动给孩子安排紧凑的活动,减少孩子想妈妈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玩游戏,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渐渐地喜欢与幼儿园小朋友游戏,更想上幼儿园。

13、有趣的游戏教师可以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带他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组织他们玩有趣的“开火车”、“拍皮球”等游戏,这些都可以吸引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活动中,忘掉心中不愉快的事情。

14、积极的游戏节后孩子入园,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组织教学时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扮家家之类的游戏,以免引发幼儿恋家的情绪。

15、情况的反馈在下午离园时,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介绍通知家长。如:幼儿一天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幼儿该天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等等。

16、家园的合作节后,孩子上幼儿园,午睡是入园不适应的难题之一。老师要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在家里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让孩子在家里就适应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如何对待孩子以哭闹换利益


家住郑州市淮河路的杜女士,最近比较苦恼,她自从生完孩子后,就辞去原来的工作,一直在家带孩子。现在孩子快3岁了,按说应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她最近老是爱发脾气。孩子很调皮,在客厅里转着圈撒尿,出去玩就嚷着买这买那,不给买就使劲哭,哭得杜女士很烦,有时控制不住就发脾气,还打孩子,打完后又很后悔,她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全职太太很少有机会和外界接触,生活圈越来越小,很容易产生消极、郁闷的情绪,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香芝说,在某些情况的诱发下,如孩子哭闹时,就会使积压很久的郁闷发泄出来,比如发脾气、打孩子。

好奇、贪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行为,大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建议有这样经历的妈妈,除了在家照顾好孩子外,应多参加社会活动,比如绘画、唱歌等,以转移注意力,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圈丰富起来。

郑州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耿耀国说,打骂只是告诉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应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对孩子一般的不良行为可采取忽视的方式,如孩子以哭闹来满足要求时,可把孩子隔离起来,不用理他,哭一会儿看没有人理自己就会好了,你会发现孩子的哭闹时间是在逐渐减少的。

帮助孩子扫除语言障碍九法


-->

导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

在语言课上,很多孩子怕羞,有的从来不敢主动举手,更不敢站到小朋友面前表演和讲话。他们一见到教师询问的目光就紧张地躲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叫到名字,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声音小得像蚊子。而课下情况却相反,孩子们讲话的欲望是那样强烈,羞涩一扫而光,到处看到的是活跃的交谈。经过观察,我认为幼儿“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上与课下截然不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幼儿心理上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羞,自信心不强;还有的是过于自尊,怕说得不对等。

(二).教师教法上的原因。如教学起点过高、速度过快、跨度过大、问题过难、要求失当等。原因找到了就可以对症下药,经过教研实验,我总结出“帮助幼儿解除语言障碍九法”,通过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自然进入法

教师要设法保持课堂气氛自始至终轻松愉快、自然平和,让孩子们始终看到的是教师和蔼可亲的笑脸,听到的是教师轻声慢语、抑扬顿挫、活泼诙谐的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要斥责、否认孩子,让孩子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课堂气氛越是自然,孩子越容易放松,这是帮助孩子解除语言障碍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其它的八法就无从谈起。

2.自言自语法

孩子对发言有胆怯心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幼儿对注意的分配差,不能在举手的同时考虑教师所提的问题,所以很多孩子举手很积极,可是一站起来又张口结舌,因而得不到充分的肯定,这样就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敢于大胆发言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了。自言自语法就是教师向孩子提问后,先给孩子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孩子想一想,然后自言自语地说一说,几分钟以后,再请孩子发言。这时孩子已有了充分的准备,举手就大胆、踊跃了,回答问题也准确了。这种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成功率,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就增强了。

3.结伴交谈法

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光靠个别发言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语言发展要求。一般来说,能力强的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多,能力差的孩子得到的机会较少,这样使得孩子的发展更加不平衡。结伴交谈法就是利用孩子特别喜欢和同龄伙伴交往的这一特点,在教师提问之后,先让孩子想一想答案,和邻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讨论问题,再举手发言。由于孩子之间讲话没有顾虑,不怕说错,无拘无束,思维活跃,所以孩子很喜欢这种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同等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4.“告诉你”法

交流需要是语言行为的动力,要激发孩子说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就要设法为孩子创设交流的需要。“告诉你”法就是教师将要讲的内容告诉一个、几个或部分孩子,让他们向尚不知道的同伴传播。如复述故事,先讲给部分孩子听,把下一步传播任务明确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听的时候就非常仔细,记得特别认真,听完之后就急不可待地想告诉同伴。在向同伴复述的过程中,孩子更是倾其所有,尽情发挥,听的孩子也很感兴趣,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这种方法在孩子中轮换进行,使他们都能得到锻炼。最后教师再面向全体把故事范讲一遍,进一步加深印象。

5.七嘴八舌法

语言作为思维外壳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在语言教学上我们要注意突出这一特性,强调语言教学的实用价值,在使孩子掌握语言这一交流工具上下功夫。让孩子学会运用多种词语、多种句式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学习提供切实的帮助,而要尽量避免出现死记或机械模仿教师规定的句式,把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变成成人化、文学化、装饰表演化的东西。七嘴八舌法就是通过教师设情境或设问题让孩子发表意见和参加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而不设标准答案或最后统一答案,不论孩子的意见在成人看来多么幼稚可笑,多么滑稽荒唐,也允许孩子讲出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祛除一切顾虑,思维充分展开,并努力组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热烈的讨论,幼儿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加上教师在其中的引导,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大胆性、准确性、生动性、丰富性、创造性就逐渐得到了提高。七嘴八舌时不要求一定举手,也不要求一定站起来,只要一个说完一个说就行。

6.角色迁移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按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故事中的情节去做,这种角色迁移的心理现象是幼儿所特有的。角色迁移法,就是利用讲故事来消除孩子怕羞、胆小等心理障碍。例如我编了一个《不羞花》的故事,大意是佳佳是一个怕羞的小姑娘,后来有一位老爷爷送给她一朵不羞花,从此佳佳就变成了一个勇敢大方的小姑娘。讲完故事以后,我让小朋友都来当佳佳,每人上前“采”一朵不羞花,然后说一句话,结果每一个孩子都变得勇敢大方,没有一个扭扭捏捏,这就是角色迁移的巨大作用。利用这种有法还可以解决孩子说话声音过小,害怕讲错话等心理障碍,效果十分好。

7.自我暗示法

有些因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而怕羞的孩子,其心理障碍不是一下子能克服的,这节课有进步下节课还会有反复,这时如果用自我暗示法,只须一分钟就可以使这些孩子得到有效的帮助。做法是:教师在提问前,先用自信、坚定的语气大声领全体孩子说一些自我鼓励的短语,如“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不怕羞”、“我敢大声说话”、“我不怕说错”、“我敢举手发言”、“我胆子大”等等,孩子说完就会鼓起勇气,克服胆怯,取得进步。

8.说错话法

针对有些因自尊心强怕说错话的孩子,可以用这种方法排除紧张的心理,让他们看到教师对此并不那么在意。我设计了这样一类游戏,就是专门让小朋友指鹿为马,张冠李戴,所问非所答,让他们在看来很可怕的事情中体验、锻炼心理的承受力。孩子们开始时还不太习惯,但是很快就感到新鲜有趣,原来说了错话并没有那么可怕,听到同伴说出那样可笑的话,他们相互对视,大笑不止。打这以后,再遇到教师提问就逐渐消除了畏惧感,不论回答是否正确,也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9.自编故事演木偶法

孩子都喜欢看木偶,更希望自己也来表演木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先选定两个木偶主人公,再编好一个故事开头,然后请小朋友们一起往下续编。孩子编的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对话都是儿童化的语言,由于故事是自己编的,所以在他们演出木调戏时,台词不用费力去死记,孩子可以即兴发挥,这样又编故事又表演,兴奋的心情比看了正规的木偶戏还强烈。经常搞这种训练,孩子的智力、胆量、语言、表演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以上这九种方法在解除孩子语言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可以串联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

当孩子新入园哭闹不止时


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话题自然就扯到这个月的焦点,孩子入园。小峰妈妈说“小峰真叫人头疼,在家里好好的,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大哭大闹,没有办法,我就连哄带骗,推给老师就走,真没办法”。

文杰妈妈接过话茬“我家文杰也是这样,不过我有绝招,只要她哭闹,我就打他,看谁厉害。他可怕我了”。

辛炎妈妈开口了“我家辛炎也是这样,一听到幼儿园就哭闹不止,我一不哄,二不打,而是不理睬他,等他情绪稳定以后,再慢慢讲道理,这种方法很有效,辛炎现在很懂事了,说上幼儿园,也不哭闹了”。

几位妈妈碰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是很典型的,哄骗的方法是普遍的,日久天长,孩子会变得不讲道理,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打的方法也是常见的,孩子一哭闹

,家长就冒火,打一顿再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无自尊心,无自信心。

还是辛炎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孩子的哭闹只是一时的试探,在观察大人的脸色和行动,当孩子的情绪平定后,再给他讲一些道理,不哭不闹不是好办法。

我和字宝宝交朋友

我镇幼儿园为创造孩子们认识汉字的良好环境,教师们把各室内的各种物品上写上物品的名称,在室内的玩具上、各种花草树木上也都写上名称贴上了,幼儿园里处处有汉字,并且教师还创编了一个《我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活动全面展开,更激发了孩子对认识汉字的浓厚兴趣,在幼儿园的孩子一学期下来能认识一百多个汉字,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幼教随笔:正确对待孩子哭闹的问题


记住,在孩子情绪平稳后,要适当批评,指出他的哭闹是不对的。

对待孩子哭闹问题是让独生子女家长最头痛的事。打,舍不得,哄,他不听,往往是以屈从孩子的要求为代价,结束孩子的哭闹行为。而这恰为孩子下一次哭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使他下一次哭得更凶,闹得更欢,形成恶性循环。应该说,孩子哭闹是家长溺爱娇惯的产物。被宠爱的孩子喜欢以我为中心,由着性子要求大人干这拿那,稍不满足他的要求就躺倒在地,大哭大闹。这个不良习惯如进一步发展,孩子就形成挑吃挑穿,自私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习惯,对他的成长教育极为不利。

当独生子女滚在地上大哭大闹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既心疼又无奈。面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家长应不动声色,也可以选择走开干别的事情,不理睬他。哭闹,本质上讲是孩子对家长的一种试探,是想引起家长重视的一种手段。您理睬他、去哄他,您就无形中鼓励了他的哭闹行为。您不理他,他的哭闹失效了,哭闹的动力没了,一会儿也就停止了。如果有极任性的孩子哭闹不止,怎么办?您就利用转移他注意力的方式,如打个手机,说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就当孩子不在场),引起他的好奇心,他会忘了哭。只要家长心里不存溺爱之心,对付孩子的办法总会有的。还应该提醒的是,父母的意见一定要一致,不能有一方心软,否则孩子的闹哭是止不住的。

记住,在孩子情绪平稳后,要适当批评,指出他的哭闹是不对的。

相信《孩子哭闹,哄法要变通》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法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